1. 南宫国际


      1.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多项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提升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在此背景下 ,2021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 ,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生活垃圾治理直接关系着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随意丢弃农村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 ,会造成水质 、土壤污染,甚至导致疾病传播,从而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是村容村貌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笔者结合近几年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的实践经验 ,总结出几点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的思考 ,仅供交流参考 。


        二、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特点


        1 、构成种类繁多。农村生活垃圾品类以及构成种类繁多,整体呈现有机物含量高 、水分大,同时掺杂化肥、农药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废弃物 ,其有害性较城市生活垃圾而言更大,也给垃圾的回收处理带来一定难度。


        2、总量大且分散。由于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外加新农村建设以及发展进程仍在不断加速 ,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呈现着较为显著的增长。与此同时,农村家庭占地面积较大,人口分散 ,加之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高,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分布差异较大。这无疑加大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难度与成本。


        3、受季节波动影响较大。由于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这两种生产方式受季节影响很大,因此产生的相关生活垃圾也会随季节

        不同而不同。


        4 、重复利用空间大。和城市垃圾相比,农村生活垃圾往往富含有机物,针对这部分有机物可以开展重复利用,如制沼。农村生活垃圾的重复利用有利于保障新农村生态,全面推进生态型农业发展。




        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鉴于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在治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具体如下:


        1、基础设施落后及服务供给不足。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村落,有限数量的垃圾桶使得绝大多数村民仍然延续着随意随地倾倒生活垃圾的陋习。同时,环卫工人人手不足,年龄偏大等原因导致垃圾清理的实际范围只涉及村子的主干道路,无法兼顾整个村子。此外,垃圾分布散乱  、数量多,以及运输设备和清理人员短缺,使得垃圾清运工作不到位,垃圾溢出成为常态 。


        2 、村民参与度低,源头垃圾分类意识弱 。村民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导致其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对分类的要求不能正确掌握 ,分错类、不分类等现象还十分普遍。因此 ,源头垃圾分类准确率低使得回收利用难度加大,直接增加末端垃圾处理压力。


        3 、治理监督工作缺乏实效性 。传统的生活垃圾治理监督工作主要依赖于政府工作人员每日进行巡查,但由于人手限制 ,无法每天都走遍每个村庄并及时反馈治理情况,这说明了治理督查工作不够全面,没有将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力量利用起来。








        1、针对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落后及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笔者建议政府应加快设施建设和人员配备 ,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引入市场力量提升垃圾治理服务质量。


        2、建议除了增加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之外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村集体奖励 、政府补贴等形式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或通过举办相关的技能大赛使得村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3、建议通过“互联网+”结合监督奖励的模式,鼓励村民通过手机小程序或APP对农村环境脏乱差 、随意焚烧垃圾 、垃圾治理设施不完善、垃圾收运处置操作不规范、农村保洁不到位等问题监督投诉 。同时,通过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信息的收集 、汇总将有效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和监管能力 。






        1. XML地图